儿童独处偏好与学业压力:抑郁的中介与人际情绪调节的缓冲作用
“双减”政策聚焦立德树人,坚持学生为本,把保障学生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2022年一项基于我国东中西部6个省的实证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学业压力,来自个体和学校的因素均能够对学业压力造成显著影响。 ...
21 11 2023
母亲养育倦怠与幼儿情绪能力的关系:基于感知协同支持和正念养育的作用
作为在养育子女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失调综合征,母亲养育倦怠可能会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养育倦怠是指父母长期处于养育资源和压力源不平衡状态下所形成的包括情绪耗竭、情感疏离等的情绪失调综合征。情绪能力是指个体建立、维持和改变与外界关系的能力,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07 11 2023
隔代育儿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述评
近年来,祖辈参与孙辈日常照料的现象较为普遍,但祖辈参与孙辈育儿对儿童的发展到底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还未形成共识。近期,一篇发表于《妇女研究论丛》的文章,采用荟萃分析方法,聚焦过去20年隔代育儿对儿童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力图找出反映隔代育儿对儿童影响的主要结论,分析隔代育儿调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祖辈参与育儿的本土化研究框架。 ...
16 10 2023
隔代教养对儿童自立行为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
data:text/mce-internal,keystone-html-0,%3Cimg%20src%3D%22../picture/pictures/549d195271a0ef759ae97fe1977e6782.jpg%22%20alt%3D%22%22%20/%3E隔代教养是指祖辈参与对孙辈的抚养和承担部分或全部教育义务并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一种养育方式,它对儿童的自立行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12 10 2023
新手教师入职培训计划值得吗?
新手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初几年很重要,他们通常会获得正式的入职培训计划,以帮助他们作为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发表在《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上的一项新的统合分析研究了新手教师入职培训计划的效果,为了更能了解计划如何影响在职教师及其学生。 ...
21 06 2023
参加学前班更有可能进入大学?
Gormley及其团队的一项新研究发现,2006年参加塔尔萨(Tulsa)普及学前班计划的儿童进入2年制或4年制大学的可能性要高出12%。尤其指出,参加过学前班计划的黑人和西班牙裔儿童更有可能进入4年制学府。 ...
14 06 2023
家庭文化资本与幼儿社会技能的关系: ——母亲育儿胜任感与养育粗暴程度的中介
社会技能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和进行社会交往不可或缺的能力,它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学业成就等有着广泛的影响。具有良好社会技能的个体其自我价值感会更高,社会技能发展不良的个体则因不能与外界进行良好的互动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
09 06 2023
乡村教师离职意愿的实证分析 ———基于云南省5342位乡村教师的调查
本研究聚焦于乡村教师离职意愿的群体差异,以期甄别出哪些特质或类型的乡村教师更可能离开,哪些乡村教师对新政策具有更强的敏感度。 ...
06 06 2023
二孩家庭母亲处理幼儿同胞冲突策略对同胞关系的影响
同胞关系作为幼儿一生中最长久并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关系,是自出生到死亡持久不变且相依相存的亲属关系。随着中国“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同胞关系的研究更加受到关注。 ...
29 05 2023
“双减”背景下学生作业负担缓解了吗——基于中国西部11省1786份的实证调查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全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重要渠道,减轻作业负担是“双减”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
17 11 2023
留守困境与儿童学业成绩:品格优势与未来取向的链式中介作用
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可能与留守儿童所处的成长困境有关。留守儿童成长困境主要包括缺少父母关爱、监护人学习辅导差、缺乏沟通等七个家庭抚养风险因素和歧视知觉这一社会环境风险因素。 ...
10 11 2023
“双减”能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需求吗?——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2021年7月以来,“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进行了严格治理,但学科类校外培训继续存在,一些家长仍坚持为孩子寻求学科类校外培训。一篇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的研究,试图回答“双减”工作严格压减、规范校外培训的供给侧,需求侧会如何变化?“双减”能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需求吗?等问题。该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先行,后续的质性研究解释、深化量化研究部分的发现的一种混合研究方法,广泛地收集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家长的数据, ...
08 11 2023
母亲养育倦怠与幼儿情绪能力的关系:基于感知协同支持和正念养育的作用
作为在养育子女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失调综合征,母亲养育倦怠可能会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养育倦怠是指父母长期处于养育资源和压力源不平衡状态下所形成的包括情绪耗竭、情感疏离等的情绪失调综合征。情绪能力是指个体建立、维持和改变与外界关系的能力,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07 11 2023
混合学习情境下认知负荷对学习投入机制的调节作用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各种认知活动均需消耗认知资源。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的变化会影响学生认知加工的方式、信息量与信息类型,从而影响其消耗的认知资源。虽然互联网推动学校教育从封闭的、单一的物理空间向开放联通、虚实融合的数字化空间转变,促进了以面对面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有机整合的混合学习模式为代表的学校教学模式创新。 ...
02 11 2023
体育锻炼、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非认知能力的中介效应
双减”政策推动下青少年居家生活与学习不断发生变化,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时间、网络游戏时间逐步增加,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体育锻炼和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关注。 ...
01 11 2023
邻里效应、家庭资本与青少年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
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拉开了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序幕,这一改革也拉开了不同社区的空间差异,而教育生产函数也表明同伴效应(社区同群效应)是学生发展的四大因素之一。 ...
31 10 202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发展——基于两省两校农村儿童调查数据的研究
关注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的发展对于提升乡村振兴未来人力资本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
26 10 2023
费钱还是费力?家庭教育投入对生育意愿的抑制及调节效应分析
在生育政策逐年放开、生育调节技术日益普及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却在逐年下降,“生育困境”的化解在当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生育意愿成为影响生育行为的关键因素,骤然下降的生育率背后是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降低。 ...
25 10 2023
促进跨学科学习的发生机制、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跨学科学习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当前跨学科学习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浅层、异化、盲目跨”等。 ...
20 11 2023
“双减”背景下学生作业负担缓解了吗——基于中国西部11省1786份的实证调查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全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重要渠道,减轻作业负担是“双减”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
17 11 2023
留守困境与儿童学业成绩:品格优势与未来取向的链式中介作用
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可能与留守儿童所处的成长困境有关。留守儿童成长困境主要包括缺少父母关爱、监护人学习辅导差、缺乏沟通等七个家庭抚养风险因素和歧视知觉这一社会环境风险因素。 ...
10 11 2023
“双减”能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需求吗?——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2021年7月以来,“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进行了严格治理,但学科类校外培训继续存在,一些家长仍坚持为孩子寻求学科类校外培训。一篇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的研究,试图回答“双减”工作严格压减、规范校外培训的供给侧,需求侧会如何变化?“双减”能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需求吗?等问题。该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先行,后续的质性研究解释、深化量化研究部分的发现的一种混合研究方法,广泛地收集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家长的数据, ...
08 11 2023
初中数学周课时与数学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中小学课业负担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话题,除“双减”关注的课后负担外,课业负担也包括以超标准的课时安排为代表的课内负担。在“双减”背景下,对数学课时设置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与反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社会实践意义。 ...
06 11 2023
混合学习情境下认知负荷对学习投入机制的调节作用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各种认知活动均需消耗认知资源。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的变化会影响学生认知加工的方式、信息量与信息类型,从而影响其消耗的认知资源。虽然互联网推动学校教育从封闭的、单一的物理空间向开放联通、虚实融合的数字化空间转变,促进了以面对面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有机整合的混合学习模式为代表的学校教学模式创新。 ...
02 11 2023
体育锻炼、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非认知能力的中介效应
双减”政策推动下青少年居家生活与学习不断发生变化,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时间、网络游戏时间逐步增加,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体育锻炼和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关注。 ...
01 11 2023
邻里效应、家庭资本与青少年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
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拉开了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序幕,这一改革也拉开了不同社区的空间差异,而教育生产函数也表明同伴效应(社区同群效应)是学生发展的四大因素之一。 ...
31 10 202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发展——基于两省两校农村儿童调查数据的研究
关注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的发展对于提升乡村振兴未来人力资本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
26 1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