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速,数字素养成为了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的数字素养是发展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成为了制约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瓶颈。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在创设灵活开放、包容共享的人机协同环境和引导学生自组织学习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新的契机。鉴于此,一篇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的文章,构建了基于自组织学习理论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模型,提出面向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GAiSOLEs教学模式,并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开展准实验研究,验证GAiSOLEs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
1.基于GAI时代自组织学习理论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模型包括“一核二境三主体”。其中,“一核”是指以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为核心目标;“二境”是指自组织学习环境(SOLEs)和智慧课堂情境;“三主体”是指教师、学生和GAI,三个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
2.GAI赋能的GAiSOLEs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3.GAI赋能的GAiSOLEs教学模式不能显著增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在使用GAI检索数字资源时,GAI工具在算法层面会避免一些不当提问或反馈,但学生并未切实认识到在数字化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观念、数据伦理和行为准则。
基于此,作者提出以下研究启示:第一,重视技术伦理安全,构建可控教育大模型;第二,重视知识技能的训练和发展,避免陷入认知陷阱;第三,开展GAI教学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