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为一个重要的职业,在我国总体就业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根据人口普查数据的估算,1990年,教师在我国的就业总人口中占1.99%;到2015年,该占比上升至2.3%。随着我国的大学扩招,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大幅上升;而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提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年轻女性中拥有大学学历的比重正在超过男性。这些变化对教师职业的劳动供给产生了显著影响,大学及以上学历者逐渐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教师队伍中女性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也不断上升。因此,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影响其选择教师职业的因素,对于了解大学生就业以及了解教师队伍的状况都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使用的是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该调查数据包括14所东部高等学校、8所中部高等学校和10所西部高等学校,其中包含“双一流”建设高等学校、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调查回收的有效样本数为16 571人,其中专科生占23%,本科生占63%,硕博士研究生占14%。去除相关变量有缺失值的样本,得到总样本量为5362个,筛选得出教师职业样本量为745个,非教师职业样本量为4617个。
研究结果表明,就读教育相关类专业、学历和毕业院校层次较高、有相关职业证书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教师职业。同时,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一般来自中西部地区级别较低的城市。但不同性别间存在差异的是,学历和地区对女性选择教师职业概率的影响要大于男性;而学校类别对男性选择教师职业概率的影响要大于女性。薪酬和就业选择方面,选择教师职业的毕业生起薪低于选择其他职业的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的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概率更高。选择教师职业的女性更注重职业符合兴趣爱好、职业稳定性以及为他人和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