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十月2024
中产阶层家长教育焦虑是如何形成的?——基于8省市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

在当前社会,家长教育焦虑现象普遍,特别是中产阶层家长更为显著。一篇发于《教育与经济》的论文,旨在探究中产阶层家长教育焦虑的形成机制,基于2022年对全国8省市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家长教育焦虑的现状及其成因。

研究发现:

1. 中产阶层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焦虑,表现为高焦虑情绪和低教育参与的特点。他们最担忧的是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学业监管是他们主要的教育参与行为。

2. 家长的教育成层认知正向影响其教育焦虑。

3. 教育期望在家长教育成层认知,即家长对教育在个体职业获得、 个体社会阶层地位获得中作用有无以及作用大小的认识和理解,与教育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

4. 家长对教育竞争的感知在教育期望与教育焦虑之间起调节作用。

研究建议:

1. 应进行系统性改革以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包括降低社会分化、完善社会建设。

2. 建构低筛选、弱竞争的基础教育结构,弱化文凭的等级性和教育竞争性。

3. 引导家长建立合理的教育期望,关注教育的本体价值而非工具价值。

文献来源:骆婧雅,朱新卓.中产阶层家长教育焦虑是如何形成的?——基于8省市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J].教育与经济,2024,40(02):40-49.
17
十月2024
我国基础教育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学业表现关系研究——基于68篇中文文献的元分析

 

数学焦虑是指学生面对数学、数学问题或数学情境时,产生的畏惧、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研究表明,影响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因素众多,数学焦虑却与学生数学表现呈现稳定的负相关,在哈特提出的数学情感三层次模型中,焦虑情绪可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经历频次最高的负面情绪。然而目前已有的学生数学焦虑和学业成绩关系的元分析研究,其样本主要针对欧美地区,研究结果较难迁移至我国学生。

基于此,一篇发表于《教育学报》的文章利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22篇期刊论文和46篇学位论文共68篇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探究我国基础教育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学业表现的相关关系以及可能的调节因素。

研究表明:

1.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学业表现在不同学段均呈现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在我国样本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群体间二者的相关关系并无显著差异。

2.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学业表现在不同地域中均呈现显著负相关,但在不同地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中部地区学生数学焦虑和数学学业表现的相关性最强,东部和西部地区相对弱一些。

3.无论从何角度测量,数学焦虑和学生的数学学业表现均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即不同类别的数学焦虑量表都呈现显著相关性,在认知或情绪维度以及学习与评价维度都没有发现存在的显著差异。

4.在高利害测试中,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学业表现的相关性显著强于非高利害测试。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高利害测试的题目往往更加复杂;二是高利害测试本身的属性。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作者得出以下启示:

1.在我国数学教育教学中,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学业成绩为负相关,考虑到数学焦虑过高与数学学业表现的低都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应当对数学焦虑现象予以更多的关注。

2.基于研究结果,发现“双减”政策中的“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和“合理运用考试结果”是为了减少高利害测试频率,减轻其过重的利害性,以防止其过于严重地影响学生的数学焦虑,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机会,其意图是合理的,应当给予重视。

文献来源:刘怡轩,胡浩博,郭衎.我国基础教育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学业表现关系研究——基于68篇中文文献的元分析[J].教育学报,2024,20(02):165-178.
16
十月2024
随迁与留守对农村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

该项研究发表于《兵团教育学院学报》,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和“大五人格”法构建中国农村青少年非认知能力框架,运用OLS回归以及倾向性得分匹配模型,将随迁与留守儿童两类群体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分析随迁与留守两种方式对其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第一,随迁对农村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发展存在正向影响,其在严谨性、开放性、顺同性等五个维度的非认知能力均比留守儿童高,而留守会对农村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随迁儿童可以享有更多的父母陪伴和监督,与新同伴交流,能够接触城市更先进、更开放的环境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但随迁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与融合是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他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使自己能够适应与农村截然不同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其非认知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他们与同伴交流时,需要控制不良的情绪;为了交到更多的新朋友而变得更加外向。

第二,在随迁儿童群体中,非认知能力开放性 维度性别之间存在差异性;从年级来看,不同年级的随迁儿童在情绪稳定性、顺同性和外向性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是否为独生子女来看,跟随父母随迁独生子女的开放性、情绪稳定性、顺同性和外向性高。可能是因为随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能从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过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资源,从而有较高的非认知能力。

第三,在留守儿童群体中,从性别来看,非认知能力开放性维度性别之间存在差异性;从年级来看,越高的年级对青少年严谨性和情绪稳定性受到的影响越大;从是否为独生子女来看,留守对农村独生子女非认知能力产生的负向影响更为突出。这可能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提供的情感支持较少,加上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和互相帮助与支持,这对其严 谨性、情绪稳定性、顺同性和外向性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此外,独生子女长期独自一人成长,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如性格孤僻、不愿意参加集体的活动等问题,其移情能力的发展可能较为缓慢,利他性的行为也相对较少。

基于此,外出务工的父母带着子女进城接受教育,无论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是非认知能力都产生巨大的影响。该研究建议城市的学校应扩容增位,接纳随迁儿童。此外还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情感支持。

文献来源:付娟,黎秀妍.随迁与留守对农村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4,34(03):50-59.
15
十月2024
睡眠促进中小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吗?——基于153,901名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

 

睡眠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活动之一,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相比成年人,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更需要充足的睡眠以保证身体与智力的 健康发展,已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且青少年睡眠不足情况持续恶化。近日,一项153,901名中小学生大样本实证调查数据,基于自我损耗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倾向得分匹配探究睡眠时间对中小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

1.睡眠时间正向预测中小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睡眠满10小时和初中生睡眠满9小时非认知能力(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得分相对更高。

2.小学生睡眠满10小时的平均处理效应为:开放性0.140~0.177责任心0.167~0.201;外倾性0.160~0.196;宜人性0.110~0.138;情绪稳定性0.154~0.192。中学生睡眠满9小时的平均处理效应为:开放性0.274~0.315;责任心0.195~0.228;外倾性0.330~0.382;宜人性0.194~0.213;情绪稳定性 0.273~0.338

本研究结果表明,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的规定是科学的,充足的睡眠时间 (小学生满 10 小时,初中生满9小时)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关系到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建议充分保障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有效发挥睡眠对非认知能力的积极效应,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献来源:葛丹丹,姚继军,周世科.睡眠促进中小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吗?——基于153,901名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4,(05):35-43.
14
十月2024
如何“因科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一项大规模实证调查的多水平分析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近日,一篇发表于《教育学术月刊》的文章,通过分析因材施教、互动合作、引导探究这三种教学策略与中学生不同学科之间学习兴趣的关联,探索如何通过因科施教来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研究结果表明:

1.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学习兴趣的影响具有领域特殊性。具体而言,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对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的影响更大;引导探究和互动合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对数学学科学习兴趣的影响更大;互动合作的教学策略对英语学科学习兴趣的影响更大。

2.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教学策略对学习兴趣越低的高中生影响越大。在这三种教学策略中,因材施教和互动合作这两种教学策略对学习兴趣偏低的高中生影响更大,引导探究的教学策略对学习兴趣偏高的高中生影响更大。

基于此,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1.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运用有所侧重的综合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科兴趣的均衡发展。各学科的特点如下:语文学科更关注传统文化和人文素养;数学学科更关注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英语学科更关注跨文化沟通交流。

2.应当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程度,特别关注学习兴趣偏低的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精准教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献来源:谢志勇,刘坚.如何“因科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一项大规模实证调查的多水平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24,(04):74-81.DOI: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24.04.002.